绩溪视窗 网站二维码
绩溪电信
伟大的变革
钱学森 绩溪视窗 新春走基层
榜样3 国家安全教育日 360行
当前位置: 绩溪视窗 > 文章详情

徽州鲁班汪聚有的奇人奇事

作者: 唐延军 文章来源: 点击数: 9816 更新时间:2016/5/19 10:49:31

过去,徽州人造屋,木头当家。二层楼房,梁、柱、楼板、楼梯、房间,全是木头。盖房子,先用木头立起框架,然后再砌墙、盖瓦,俗称“立屋架”。因此说,造屋,木匠是设计师,是构造师,是第一关键人物。

汪聚有〔1881—1960〕,1998年版《绩溪县志》介绍:“著名木工,孔雀坑人〔瀛州乡孔川村〕,幼年读书〔蒙童馆〕,十三岁随父学木工,三年手艺出众,工余悉心钻研祠宇亭榭建造技艺。光绪三十一年〔1905,24岁〕设计、建筑的郎溪徽州会馆,布局典雅,结构严整,受到同行赞赏。民国三年,汪村大庙正殿顶梁柱腐朽,殿宇倾斜,久访木工维修无着,聚有应召采用‘托梁换柱'法,搭牮杆引正屋架,再用粗木将屋架顶空,换上新柱,屋顶片瓦无损。十六年,城内胡氏宗词〔今县委党校〕中进的右担梁虫蚀,族人曾请几班木匠商议,皆无妥善换梁办法,且要价高。聚有应邀进城,力排众议,断言不须缷瓦、开缺和缩短横梁,原样换上新梁。换梁之日,众人聚观,中进撑柱林立,横架滑轮绳索〔就位〕,聚有指挥众工拉绳掌牮,长二丈余、桌般粗的新梁缓缓提升,前后柱嘎然进榫,回收牮杆,园柱原位落磉,县长当场奖给50银元。聚有一生从事木作,授徒20余人,在徽宁各地建造上乘徽式民居百余幢。修建瀛州章氏宗祠、歙县荆村双层八角亭等十处,至今受人称道。”

汪聚有木工手艺系祖传,父亲、爷爷都从事木匠。木匠有大木、小木、圆木之分,还有雕花匠。在过去大木是木匠老大,因为造屋、盖祠堂庙宇,必须是大木建好框架,也就是主体部分完成了,剩下的才由其它工匠补充完善。

2009年清明节前的一个雨天,我爬上高高的伏岭,沿着水泥马路来到孔雀坑。公路向前三里通到歙县栋川村,再走十五里到达霞坑镇,直达杭州。小村座落在一个山坞,带状朝北向山谷里分布,二、三十户人家,村前一条小河顺公路东流。汪聚有的老屋离村头不远,一个孙子在家务农,已五十来岁了;还有一个孙子在县上工作。大女儿还在世,九十二岁高龄,嫁在大坑村。由此线索,找到了县志上撰写《汪聚有》人物条目的,居住在县城的退休干部汪有源先生,他也是孔雀坑人,同汪聚有邻居,从小聆听他的神奇故事,看到他的为人处事,一生中受他的影响很大。

汪聚有有木匠天赋,聪明好学,悟性很强,二十四岁建造郎溪徽州会馆崭露头角,表现不凡;三十三岁修建汪村大庙成功换梁,一举成名,轰动徽州;三十四岁建造瀛州章氏宗祠,手艺已是炉火纯青,当之无愧被人们誉为:“木工大师,鲁班再世。”

章氏宗祠始建于明代,清末毁于太平天国战火。民国四年〔1915〕,村人集资在原废墟上重建,历时四载。祠堂仿造胡氏宗祠而建。该祠七开间,占地1200平方来,进深60米,阔20米,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祠堂。宗祠正面朝南,迎面是一座飞檐翘角的五凤楼,前后向由七根月梁和四块额枋组成。穿过仪门,便是一个偌大的天井,由二十八根方石柱架和二十四根月梁支撑屋面。越天井进入中进,享堂内可容纳2000人。跨过后天井,登七步台阶,是祠堂的第三进,为寝室,供奉祖宗牌位。后进无槅窗,为上下两层楼,楼上用于存放祭祀用具、宗族典籍、谱牒或住人,楼梯在正殿靠后墙〔胡氏宗祠在两边厢房建转折式楼梯〕。天井内,中间是条石台阶,两侧靠墙为过厢〔有石台阶上下〕;天井上即寝室,有二十七根圆石柱架、七根前梁、六根后梁;天井下〔含过厢〕,有十二根圆石柱架、五根月梁。后进面积不大,但构件浩瀚,密密麻麻,层层迭迭,井然有序,俨然“堂构之森严,气象之广大。”后进的地势很高,也是祠堂的最高处,族人在祭拜祖先后,登高思远,遥望青天,感慨万千,激励后人发奋上进。

章氏宗祠的后进由汪聚有主建。建造祠堂工程浩繁,最能体现技艺的当然是外进五凤楼,然而东家请了三位匠人〔另两人一为歙县人一为绩溪人〕主建祠堂外进、中进、后进。谁来主建五凤楼?三位匠人爭执不休,东家见状只好抓阄决定。汪聚有手气不好抓到后进,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。既然命运已定,汪聚有下决心努力造好祠堂,不能有丝毫闪失,再说建造祠堂机会难得,不能给祖宗丢脸。

汪聚有一旦认准的事,全身心投入,兢兢业业,一丝不苟,其它事情全然不顾。只是他文化不高,也就画不了图纸,后进的构造“图纸”只有默记在心。有时遇到建造细节上的问题,一点也不马虎也不偷懒,不搞清楚决不动斧,因此只好三天两头跑龙川,有时一日上下最多有七趟。他一把角尺,一支烟管,聚精会神,边走边想,人家同他打招呼,也不理睬。大女儿嫁在大坑,每次路过也不进门,一次其妻子去大女儿家,在路上与聚有擦肩而过,他竟然没有觉察,此事传为笑谈,也成了佳话。

汪聚有个子高大魁梧,浓眉大眼,十分精神。他精湛的木工手艺,技压群芳,不但能解决许多难题,也能创造奇迹,令人叹服。他对人夸口过,你若嫌房屋低了,升高三尺毫无问题,而且能做到片瓦无损。一年,南观村一大户人家有棵大树,地理先生看了讲非斫不可,但树长得粗大,斫倒必砸坏围墙,因此难倒不少好汉。汪聚有察看后胸有成竹,对东家说:“我来斫,墙围没得损失。”他扛来大锯,留下树桩很高一截,对朝围墙一面锯得高锯得深,朝里锯得低锯得浅,大树倒时“哗”得一声,向围墙外一弹轰然砸地,只见六尺高的围墙丝毫无损,赢得村人热烈的掌声。

南观村,汪聚有造了十来幢大屋,尤其是给富商汪老永家造豪宅,“没有金刚钻,揽不到磁器活。”当地有首民谣:“仁里有个程旭东,南观有个汪老永,汪村有个王恒光〔又名老干〕。一南观比不过王老干,一汪村比不上程旭东。”给富商造屋,钱不成问题,汪老永告诉匠人:工资从初一朝发到第二年的三十晚,不计工,只要工作认真做得好就行,三年五年不管。汪福琪著文《南观村的徽商》中写道:“汪老永经商致富后在南观村建造一处豪宅,由三幢主房屋组成,内设私塾蒙童馆、磨碓房、水厅、阳台、花坛、水池。房屋建筑在村中自东向西排列,设巷安门,自成一统,号称‘石鼓里’。建造房屋时,高薪聘请徽州名匠施工,砖、木、石构件精雕细刻,极尽雕、镂、镌刻技艺,历时十载,始得完工,留下了不少砖、木、石雕珍品。”

汪聚有毕生献身于木工,对自己很苛刻,对徒弟很严格,习惯成自然,做什么事都很讲究。他家请人种田,先盘算半天,村里谁谁做什么事好,就请。犁田从外一圈一圈向里,洒麦籽、菜籽,得成行成线。割稻子摆草梁,从田头到田尾,立在那儿一条直线。打稻子不准洒掉,板屋后张网一被单,打一下稻必须抖三下,免得甩起时稻粒掉落地上。做不到,训你半天,直到你明白改正为止。他平常从田里过,很注意察看人家的庄稼,长得好长得整齐,就向村人打听,下一年就请他干活。

汪聚有于1960年过世,享年79岁,也算是高寿了。育有二儿二女,一儿三十多岁病逝,一儿当老师,木工手艺传给了二女婿。他精湛的木工技艺,留下的辉煌的建筑作品,一直被人们称赞,不愧是:能工巧匠、“徽州鲁班!”

 

版权所有 清凉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: 18956362188 13865632153 举报不良信息电话:17756398069
邮箱:zgwjxsc@163.com 地址:绩溪县城适之街老凤祥银楼二楼 皖ICP备15023562号 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38号